付政浩:孙炜受伤后替补的最合适人选只有全能型的苏炜德
- 发布于:2024-07-30 16:12:01
- 来源:足球直播吧

7月30日宣 巴黎奥运会竞技体操男子团体决赛,最后的单杠环节,苏炜德两次掉杠扣两分,最后只拿到11.600分,中国队遗憾无缘金牌。
今天,资深媒体人付政浩发文谈到了中国体操男团,内容如下:
中国体操男团在几乎锁定金牌的情况下被日本逆转,诚然让人意难平,但质疑国家队选人策略有猫腻则属过度联想。在孙炜意外受伤的情况下,临时起用苏炜德属于最稳妥的选择。原因很简单,本届奥运会体操回归“团体5人制”模式,采用“543”赛制和“533”决赛赛制,这意味着全能型选手将更具优势。而随着全能选手孙炜在7月25日适应场地训练时受伤,体操队通过对四名候补选手(尤浩、兰星宇、苏炜德、侍聪)的技术特点进行分析,最终选定苏炜德来替补。
毕竟,根据现有的人员配置技术特点,在孙炜受伤后,想要冲击金牌,必须找一个跳马、自由操、单杠这三个项目都能参加的选手,而在优缺点各异的四名替补中,苏炜德是唯一一个这三个项目都相对有把握的人选。假如不选择苏炜德而选择其他人,可能就不得不换掉技术相对单一但吊环无敌的刘洋,但试问谁会傻到舍弃刘洋非常稳的吊环金牌呢?所以,看似是四个替补,但当孙炜这个全能选手受伤时,替补的最合适人选只有全能型的苏炜德。
但问题是,在苏炜德是临时救场,他并没有对场地进行过适应性训练,甚至连状态调整时间都欠奉。孙炜受伤时他甚至都没有在巴黎,在接到队伍命令后才从替补们指定训练地的蒙索市匆匆赶到巴黎,但抵达后被告知已经无法进行赛台的实地适应,马后炮地说,无法进行实地适应可能是苏炜德在跳马和单杠环节出现失误的原因之一。苏炜德本身就是个替补级别的选手,又未能进行实地适应,不确定性的交织只会埋下更大的不确定性。
要知道,单杠被誉为器械体操之王,其作为团体的压轴项,在全能和团体决赛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向来是"兵家必争之地"。但必须指出的是,近年来,我国单杠竞技实力下滑明显,成为制约中国男队争夺团体和全能冠军的软肋。其实,不仅苏炜德出现了两次不可思议的掉杠失误外,老将肖若腾在单杠项目中的落地时也险些跪在地上。最近这些年,我国体操男队在单杠项目上确实缺乏王牌选手。这暴露出我国竞技体操领域全能型选手人才断层的巨大隐患。中国体操要尽快调整人才培养的思路,各省体操队也要顾全用奥运来指导全运的大局,不能荒废全能型选手的培养。
无论如何,苏炜德的两次掉杠失误确实让人难以接受。更让人难以接受的是,在进行单杠项目前,中国体操男队已经领先了日本队超过3分,这确实给人一种基本锁定金牌的错觉,毕竟在以打分精确到0.01的体操团队比赛中能领先3分,这意味着巨大的优势,所以也不怪体操名宿陈一冰半场开香槟,当时应该电视机前的很多人都已经开始提前庆祝了吧。
正是在稳赢的情况下意外被逆转,所以外界对苏炜德的这两次失误更加耿耿于怀,苏炜德本人赛后也公开道歉。本届奥运会,中国队在多个项目中都出现了这种“煮熟的鸭子又飞了”的扼腕局面,竞技体育固然在很多时候都需要一丝运气,但也说明我们的备战细节可能还是没有做到极致。希望后续其他项目的教练团队能以此为鉴、通过严抠细节出奇制胜。
相关资讯
- 体育战报 | 莱巴金娜冲击总决赛面临加双星强力阻击,网友:小米辣有可能躺赢
- 体育战报 | 张帅拒绝被复仇用横扫宣告身体恢复健康,赛后获封广网纪律委员
- 体育战报 | 阿卡2023年温网夺冠球拍以17.3万美元被拍卖,成网坛最贵球拍
- 体育战报 | 我的冠军老师陈金洋分享体育的意义不是赢而是不放弃
- 体育战报 | 总决赛门票竞争让凯斯和小米辣成受害者,郑钦文全运会全面复出
- 体育战报 | 王曦雨王雅繁双双取得广网开门红,张帅惊艳造型亮相欢迎晚宴
- 体育战报 | 马龙社媒回复王楚钦生日祝福:还要靠你呢
- 体育战报 | 朱婷今日启程回国,将随河南队参加全运会排球比赛
- 体育战报 | 奥运冠军丁宁,任校长
- 体育战报 | 女乒“大满贯”得主丁宁,已任北京先农坛体校校长
最新资讯
- 英超 | 记者:曼联对施蒂勒感兴趣,他的费用比巴莱巴低很多
- NBA | 分析:勒布朗詹姆斯和湖人的关系是否已经破裂,无法修复
- 体育战报 | 莱巴金娜冲击总决赛面临加双星强力阻击,网友:小米辣有可能躺赢
- 欧冠 | 维尔茨本季欧冠已创造11次机会,只有姆巴佩&居莱尔比他多
- 亚冠 | 国安耻辱一战!半场比分落后,媒体人集体开炮:又要被骂丢人现眼
- 欧冠 | 每体:欧冠表现不佳,尼科威廉斯亟需通过连续比赛找回状态
- 英超 | 点射破门+8次射门,埃斯特旺当选切尔西本轮欧冠队内最佳球员
- NBA | 美记:罗齐尔被捕与23年的比赛有关,他只打9分钟便受伤离场
- NBA | 又一湖人旧将转战欧洲!拜仁官宣签丁威迪巅峰季场均20.6分
- NBA | 达蒙琼斯曾为他人提供了NBA比赛的“内幕消息”
